猫眼数据显示,2019贺岁档8部电影背后,从制作出品到发行营销,各类电影公司达到179家。而华谊兄弟、光线传媒、万达电影、博纳影业等传统影视巨头,均没有第一出品的贺岁档电影。
2018年“风波”中的华谊兄弟,在“猪”年贺岁档,“颗粒无收”。
此外,光线传媒参投了《疯狂的外星人》,博纳影业参与了《飞驰人生》,万达电影则参与了《飞驰人生》、《熊出没》(还有此前撤档的《情圣2》),北京文化参与了《流浪地球》。
可以看出来:这个春节电影档,传统巨头们已不是主角。
取而代之的是,以阿里影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资本“新势力”,及韩寒的亭东影业等新锐电影公司。
阿里影业除参与投资《飞驰人生》、《新喜剧之王》外,还是《廉政风云》、《流浪地球》的联合出品方,亦是《小猪佩奇过大年》的主出品方。
另以韩寒为例。2018年春节档电影《乘风破浪》中,亭东影业还不是第一出品人。但到了《飞驰人生》,亭东影业显然是“第一话权人”。
此前韩寒曾透露《飞驰人生》成本达到5亿元(制作成本3.5亿元+宣发成本1.5亿)。而刚刚于除夕在港股IPO上市的猫眼娱乐,也是该电影的出品发行方之一。
而大年初一的票房冠军——《疯狂外星人》,其背后除了光线传媒作为发行方外,主要出品方还有欢喜传媒、坏猴子影业及王宝强的乐开花影业。
资本邦获悉,欢喜传媒曾公告称,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欢欢喜喜与乐开花影业就《疯狂的外星人》双方约定保底金额达到28亿元,欢喜传媒保底发行收入7亿元;同时预算宣传及发行费用为2亿元,由保底方承担——创业内新记录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新喜剧之王》此前还闹过“停映风波”——由于发行方与院线方在排片上没能达成一致,该电影发行方联瑞影业向中影发函申请“暂停70余家影院的527个影厅的密钥”——若申请成功,从大年初一开始这些影院都无法放映。
这出风波,也使得市场提前感知了这个春节电影档激烈竞争的“火药味”。事实上,此前市场曾预计大年初一将有12部电影首映,最终却只有8部上映。
图:4部原预计2019大年初一首映、但实际未上映的电影——
甚至,连开心麻花的团队《日不落酒店》也没能“挤入”这个贺岁档。
不过,开心麻花仍是这个春节的一大赢家——沈腾带着开心麻花团队上了央视春晚,其本人还主演了两部春节档热门电影。
可以说,2018年,是沈腾及开心麻花“拼命”的一年。这一年,开心麻花推出的《西虹市首富》、《李茶的姑妈》累计票房分别为25.48亿元、6.04亿元。
沈腾及其团队如此“拼命”的背后,是开心麻花正在冲刺A股IPO上市的“资本大目标”。开心麻花于2015年12月29日挂牌新三板。
2017年,开心麻花就开始冲刺A股IPO。
2017年6月16日,该公司向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;同年6月30日,公司上市申请获受理。然而,不到两个月(2017年8月22日),公司因签字律师之一离职中止审查。
2017年9月22日,证监会同意恢复公司首发上市申请。但“好景不长”,2018年4月3日,开心麻花又公告称,其拟进行股权结构调整,撤回上市申请文件,证监会终止对公司上市申请的审查。
不过,接下来,开心麻花新的IPO冲刺路或将重新开启——2018年12月25日,国务院办公厅刊文指出,通过公司制改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企业,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上市——此举被市场认为是A股打开影视行业IPO大门的迹象。
(图片来源:企查查)
从前述股权结构和公司官方资料可知,沈腾只是开心麻花的“签约导演、编剧、演员”,甚至没有公开可知的信息显示:沈腾持有开心麻花股份。
然而,“打工”的沈腾,如今似乎成为开心麻花的一个“象征”,也或许将成为开心麻花下一步IPO成功与否的关键!